倒计时30天!亚运在即,浙江准备就绪

admin 综合资讯 42

新闻记者沈孟玥

酷暑过后,秋来的夏天结束了,现在是收获的季节。

杭州亚运会的脚步清晰可闻。

再过30天,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将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点燃,第19届杭州亚运会将在万众期待中拉开帷幕。再过30天,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名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和观众将齐聚浙江,共同书写这场盛会的故事。

这是一场引人注目的体育盛会,也是一场热烈奔放的文化盛宴。将展现“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独特魅力,必将推动中国体育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必将成为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亚洲人民团结奋进的舞台。

在亚运会的时刻,有一场精彩的聚会。随着筹备工作进入冲刺和收尾阶段,浙江准备邀请世界各地的朋友参加这一期待已久的体育合同,并向世界呈现一个难忘的“中国特色、亚洲优雅和辉煌”的时刻。

八年准备,蓝图变为现实。

“中国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主办权。“北京时间2015年9月16日13时,位于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现场,时任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庄严宣布:杭州!

那一刻,观众鼓掌。杭州申亚代表团的成员们跳起了手中的五星红旗。在铺天盖地的掌声和祝贺声中,属于亚洲、属于中国、属于浙江的崭新一页开始书写。

2015年, *** 总书记在会见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时说:“我相信杭州有能力举办一届成功的亚运会。”

大国言出必行。不负党中央期望和总书记嘱托,浙江肩负重任。

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和杭州亚运会组委会领导小组成立以来,我们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要求,贯彻“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从场馆布局、城市建设、赛事保障、亚运品牌运营、应急准备等各个方面进行部署,有序推进亚运筹办工作。

今年以来,各项准备工作越来越扎实。省委书记易炼红强调,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是 *** 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浙江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要把办好亚运会、亚残运会作为浙江坚决捍卫“两个创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作为展现“重要窗口”建设成效的重大舞台,作为推进中国现代化必须率先抓住的难得机遇,确保向世界呈现“中国特色、亚洲风采、锦绣风光”。

6月18日起,省长王浩在杭州主持召开亚运会总指挥部第一次周调度会。每周都有会议,逐一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确保各项筹备工作扎实有力推进,涵盖亚运场馆、志愿服务、交通、安保、餐饮等方方面面,只为做到尽善尽美、万无一失,留下经典、不留遗憾。

杭州亚运会组委会承担责任。杭州亚运会组委会执行秘书长、杭州市组委会党组书记、杭州市副市长陈伟强表示,自2016年组委会成立以来,共设立了19个部门。从组建队伍、夯实基础开始,场馆、保障、比赛、推广等方面一步一步规划推进,希望把亚运会办得精彩、办得出彩。

倒计时30天!亚运在即,浙江准备就绪

“鞭策上马,只争朝夕,从场馆改造到队伍进驻,我们不断优化升级,希望以更好的标准迎接亚运会的到来。”黄龙体育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一万多名亚运会组织者,以及更多与亚运会有关的人士日夜不遗余力。

八年来,亚运会的筹办步伐稳健而坚定;如今,所有的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共有1.2万多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共设40个大项、61个分项和481个小项。主办城市杭州和五个协办城市宁波、温州、湖州、绍兴和金华参加了这次运动会...杭州亚运会成为亚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种类最多、覆盖面最广的一届。

在钱塘江畔,杭州亚运会主场馆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的“荷花花瓣”在阳光下绽放。馆内,主办方步履匆匆,在最后冲刺的日子里精益求精,只为以完美的姿态迎接亚运会的到来,让世界看到自信从容的新时代中国的样子。

场馆是举办亚运会的基石。自2017年10月15日亚运会场馆设施开放以来,杭州亚运会已完成56个竞赛场馆、31个独立训练场馆、1个亚运村和5个亚残村的建设和改造。比赛报名后,为应对参赛人数远超预期规模的情况,杭州亚运会组委会及时增加了绍兴、杭州临安和萧山作为参赛运动员的住宿地点。

今年7月底,历时两年、按照亚运会标准开展的“全要素、全过程、全负荷”模拟演练在所有场馆圆满结束。场馆运行团队对比赛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完善,赛事组织功能不断优化,赢得了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作为杭州最大的亚运会和亚残运会非竞赛场馆,亚运村也是运行时间最长、运行连续性要求最高、客户数量最多的场馆。迎宾中心、健身中心、餐厅、居民服务中心、综合门诊部等。,村里所有的站都到位了。“希望每一个来这里的人在吃、住、行、医、购、娱等方面都能感受到温暖和舒适。”亚运村相关负责人说。

以一流的场馆设施、顺畅的竞赛组织、周到的保障服务为亚运会赋能,是浙江办好亚运会的庄严承诺。

杭州亚运会村

舞台已经搭好,运动员们准备出发了。游泳运动员张宇菲和秦海洋刚刚参加了福冈游泳世锦赛和其他比赛,一直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准备;陈、郑思维、黄雅琼等羽毛球队队员以赛代练,通过一场又一场比赛不断提高竞技状态...

对于浙江运动员来说,这次在家门口的比赛应该全力以赴。“我希望我能在杭州亚运会向所有人展示我最好的状态,并在领奖台上发起冲击。”这是游泳运动员王顺的心愿,也是每一位备战亚运会的浙江运动员的期待。

浙江省体育局局长姚政说:“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创造历史最好成绩。”他满怀信心地说出了这句话,并以科学系统的训练和准备、越来越好的运动员后勤保障以及不断完善的数字技术为支撑。

开幕式近在眼前,亚运会的审美文化日益丰富。自2018年8月6日起,发布杭州亚运会首个视觉形象元素会徽,主题口号“与心和谐@未来”,吉祥物“江南忆”组合了丛聪、陈晨和莲莲,核心图形“保湿”和色彩系统“淡妆和浓妆”,火炬“燃烧的火”和奖牌。与此同时,亚运题材电影《热情》票房破8亿,主题电视剧《向前游》即将播出,纪录片《嘿,亚运》正在筹划中。

这些文化符号用“诗画江南”之笔不断为杭州亚运会“着色”。

亚运会的筹备工作仍在进行。奥运会门票陆续发售,主媒体中心即将开放,火炬传递即将举行...随着一片片亚运“拼图”的就位,一幅动人的亚运画卷正徐徐展开。

内部和外部的修缮都将使城市恢复活力。

杭州萧山机场T4航站楼投入使用。记者董摄

近10000平方米的亚运会吉祥物和口号展出,吸引了行人驻足、打卡和记忆。这一幕现在每天都出现在杭州萧山机场T4航站楼到达区。

作为杭州亚运会重要的基础配套工程,从4月7日起,杭州所有进出港客运航班将在T4航站楼运营。这将是运动员和技术官员的到达和离开站,也将决定每个人到达后对浙江的“第一印象”。

“我希望你们下飞机后,能体验到浓浓的亚运氛围,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党委书记蒋富民介绍,除了将各类亚运元素融入机场,机场还开展亚运相关系统测试、专项训练和模拟演练,不断细化优化亚运安保预案。

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摄影师谢摄

2022年9月开通的杭州西站和今年5月16日首发的杭州地铁“亚运”专列,都采取了一系列服务营造沉浸式亚运氛围。8月初,复兴号亚运智能动车组迎来首次外部试运行。这列专为杭州亚运会设计的列车将在奥运会期间与六个主办城市串联起来,从而使场馆之间的互联互通更加顺畅。从8月1日起,宁波至杭州南站的城际列车投入运营,杭州、邵雍、宁波三地首次开通城际列车,这将给亚运会带来极大的便利。

聚焦办好一届会、提升一座城的目标,浙江城市环境质量借亚运东风跃升加速,文明礼仪素质迎来明显提升。

按照以最好的风貌和环境迎接亚运会的标准,全省开展了城市品质提升、城市治理提升、城市文明提升“三大提升行动”,全面优化城市门户地区和主干道,全面提升街景立面和背街小巷,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在6个主办城市,以城市门户、交通枢纽、场馆等为重点,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亚运特色景区迅速启动。

近日,杭州武林广场作为城市级亚运观景房空进行了升级焕新。拱墅区天水街道供图

杭州亚运会城运保总部率先开展“匠心品质绣杭城”专项行动,打造了美丽家园、行云街、畅行交通、满花杭城四大景区。自2022年起,39个城市入口、139条亚运通勤道路和200条重要保障道路已完成全面装修。

宁波把大城市的绿色雕塑和近万辆公交车、出租车变成亚运宣传线,让城市的每个角落都闪耀着亚运的活力;温州主动梳理城市形象问题,彻底清理城市“伤疤”,持续加大力度“扮靓城市”;湖州从老旧小区改造为亚运场馆“最后一公里”建设全方位提升城市风貌;绍兴开展“社区宣传设施整治”“闲置空用地临时绿化”等专项行动,关注群众身边的“小环境”,推动城市颜值和品质双提升;金华打造了“全覆盖、小而全”的城市生态空室,日益彰显“迎亚运”价值。

人人是主人,喜迎亚运,城市文明风尚鲜明。

梦想被点燃,志愿者准备就绪。8月24日,志愿者出征杭州亚运会的仪式即将举行,1800名志愿者代表将向世界庄严宣誓,他们已经准备就绪。

“杭州亚运会的志愿者被称为‘小清河’,代表着浙江和中国的形象。”杭州亚运会组委会志愿者部负责人表示,前期的每一次选拔,都是对面试者的服务动机、心理素质、个人能力、体态形象等方面的全方位测评。接下来,杭州亚运会近4万名志愿者将在竞赛场馆、亚运村、主媒体中心、开闭幕式等场所,以专业、友好、周到的服务,向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呈现中国的青春风采和浙江的青春之美。

杭州市上城区四季青街道团工委书记朱每周4天都会出现在“钱江新城核心区亚运青年V站”的城市阳台上,等待钱江新城的灯光秀点亮。她说:“有7000多人来这里观看灯光秀和散步。志愿者需要确保紧急呼叫、联系求助和现场保护,以及公交路线指引和秩序维护。这也是为亚运会‘练兵’。”

一年半来,以“鸿运紫”“湖山绿”为主色调的“亚运青年V站”频频出现在市民和游客的视野中。

据共青团杭州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亚运青年V站”是围绕亚运会、亚残运会场馆,在杭州市主要交通枢纽、景区景点、文化艺术场馆、医疗机构、广场、商业网点等重点区域设立的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的青年志愿服务阵地。可为运动员、国内外嘉宾和市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城市志愿服务,包括信息咨询、交通疏导、语言服务等。

如今,全省142万城市志愿者已准备就绪。《文明亚运市民手册》正式发布。围绕服务亚运,全省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将贯穿全年。

有朋自远方来,热情好客的浙江人民向世界张开双臂,用最美的笑容和文明的举止迎接亚运会的到来。

全民盛会,亚洲期待。

杭州亚运会的气氛越来越浓,浙江乃至全国和亚洲的热情也在升温。

乘着亚运会的东风,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为这一体育盛会积蓄能量-

全省“学英语迎亚运”氛围不断高涨。“早上好,早上好,左转,左转……”这期间,杭州三墩镇文鼎花园社区文化之家经常传来英语朗读声。许多退休老人在这里,拿着英语卡片,大声朗读和背诵。恰逢暑假,来自中学的志愿服务队来到这里,一字一句地教学,进行模拟场景对话。进入学习状态后,许多老人的英语说得越来越流利,他们说:“很高兴认识你”“欢迎来到杭州”。他们说,“我们也可以参加杭州亚运会。学习一些简单的日常英语表达和外国朋友交流是没有问题的。”

在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杨杰和李的带领下,杭州市上城区工坊的“艺加梦”巧手和残疾人共同完成了手工生日花束的 *** 。这些花束传达了主人对亚运会运动员一举夺魁的祝愿。亚运会期间,中国文化将作为“亚运生日花束”进行展示。

在网络平台上,“我为亚运献方案”“我为亚运献策略”等征集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的踊跃参与。从交通拥堵治理、城市环境改善,到亚运文化IP打造、场馆赛后运营等,“金点子”层出不穷,足以体现大家参与亚运的热情。

对于生活在浙江的人们来说,生活在迎接亚运会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

暑假期间,多个亚运场馆开放惠民迎来客流高峰。每天傍晚,总有三三两两的人背着球拍走进杭州体育馆。他们要么在羽毛球馆猛烈地挥动球拍,要么在乒乓球馆随意击球。假期期间,场馆每天都被预订一空。家住体育馆附近的孙先生是一名经常锻炼的市民。他说:“改造后的场馆灯光更亮了,设施也更新了,体验非常好。”

亚运会延期后,杭州亚运会开创了国内综合体育场馆赛前向公众开放的先河,所有亚运会比赛场馆和训练场馆全部开放惠民。自2022年5月26日“亚运场馆在线”平台上线以来,参与健身人数已超过950万人次。

夏天,人们在亚运会场馆游泳和锻炼。

城市用地、废弃厂房和高架桥下都变成了“金角银色边界”,全省建成了1万多个体育公园、社区多功能运动场、足球场和篮球场。

巴黎奥运会排球预选赛、世界羽毛球巡回赛总决赛等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赛事选择了浙江。可以预见,全球顶级赛事的“溢出效应”将持续赋能浙江成为“赛事之城”和“赛事强省”。

依托不断“创新”的体育赛事和日益多样化的全民健身活动,更多人开始享受亚运红利,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投身体育、拥抱生活。

人人参与,人人分享。这样一种温暖的城市活力感染着更多的人。

3月7日,沙特代表团到访杭州,成为今年首个到访杭州的国家奥委会代表团。

自今年3月以来,杭州亚运会奥组委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包括来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代表团、媒体代表、单项体育协会代表等。他们听取了亚运会筹备进展情况,考察了亚运会场馆和城市建设,体验了浙江各地的文化特色。最后的结论是“太好了!我非常期待。”

在离开杭州之前,亚奥理事会国家奥委会和国际关系与市场部主任维诺德·迪瓦里说:“在我看来,杭州亚运会的筹备工作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我期待着9月份回来与你们一起庆祝这一盛会。”

作为亚洲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杭州亚运会不仅是浙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国家级赛事和亚洲盛会。

亚运会体现了亚洲人民的团结与合作。正如杭州亚运会推广歌曲《与爱同行》的歌词所说:“与呼吸同行,与感觉同行,与梦想同行,与爱同行,与分享同行。”通过亚运会的筹备工作,我们看到了亚洲人民的深厚友谊,他们用爱团结在一起。

再过30天,杭州亚运会将如期而至,在浙江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的光荣梦想将激情飞扬。

不久前,在第42届亚奥理事会全体代表大会上,新当选的亚奥理事会主席谢赫·塔拉勒·法赫德·萨巴赫表达了对杭州亚运会的期待:“我相信杭州已经做好了准备,这将是一届出色的亚运会。”

这种期望不会失望。

我们准备向世界讲述一个生动精彩的亚运故事,让亚运精神的光辉在浙江绽放。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亚运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